INSIGHT
機遇錯失:貿易是亞洲國內挑戰的核心
在平行的世界裏,亞洲各新興經濟體系從環球金融危機之中復甦,轉變為全球增長的引擎。憑藉地區的高速發展,推動強勁的本地需求,為亞洲新興經濟體系帶來機遇,並得到充分的掌握利用。
但在現實中,亞洲各國的本地需求實際陷入了環球金融危機以來最疲憊的狀態。這到底應該歸咎於誰,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亞洲的商業模式是致令錯失機遇的核心原因嗎?
貿易應該是此中的關鍵。2015年,全球貿易放緩幅度之深,遠比現在嚴重,而當時的貿易價格大跌,幾乎可以視之為形成有關差距的主要原因。訂價對於邊際利潤的影響較大,但貿易量持續滑落,預示着一個更嚴峻的挑戰。
環球貿易環境的變動現已逐漸塵埃落定,過程中引發全球價值鏈的遷移,以及商業模式的調整。
過去10年,出口貿易環境的全球化程度不升反降,環球貿易量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自於2008年攀上頂峰之後,一直保持平穩狀態。同時,在環球金融危機發生前,融資的供應基本上不受制約,但現在卻成為貿易調整的主要因素。
國際商會發表的2018年貿易融資調查顯示,有90%銀行認為,巴塞爾協定三、反洗錢規例和制裁措施,都是貿易融資的障礙。現時歐盟的制裁名單上,受制裁國家的數目升至歷史高位。至於制裁方式,已不再限於一刀切的貿易禁運,而是具有針對性的制裁措施,例如:凍結資產、向特定人物或公司實施簽證限制等。
自2010年起,美國每年將約600間企業加入其制裁名單,數字比過往明顯上升。而單在2018年内,美國將1,500間企業劃入制裁之列,其力度等於將三年的制裁倂歸一年實施。至今,遭受美國制裁的公司總數已經高達8,755間。
結果,過去10年內,國際結算銀行(作為貿易融資代理)成員央行之間的國際結算基本上無甚增長。至於金融危機前發展起來的超全球化價值鏈,也不再像過往般容易得到融資。
除了貿易之外,亞洲也指望藉由增加人力和金融資本,來維持經濟增長。
可是,亞洲人口結構的優勢,在金融危機前後已達至了高峰。這同時造就了當時的亞洲經濟表現,與發達國家相比更為出色。然而,現時幾個約佔亞洲一半人口的亞洲經濟體系,已紛紛出現勞動年齡人口縮減的趨勢。
雖然亞洲國家可以提升人力資本的質素,但似乎進步空間不大。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測試評分顯示,排名榜首的10個國家之中,有6個是亞洲國家(包括中國)。自1950-1955年以來,亞洲人口生存率的提升幅度位列全球之冠,人們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了近30年。現時,亞洲地區的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3年,對比歐洲的78年,仍有5年差距,但已遠低於1950-1955年曾出現的21年差距。未來亞洲在這方面仍有機會繼續進步,但相信幅度將會溫和。
與此同時,亞洲三個最大經濟體系正備受信貸問題的困擾。
中國現正推行金融體制改革,使民營企業捨棄影子銀行,改向正規渠道獲取融資。結果,今年民營企業的在岸人民幣發債浄額錄得負數。至今為止,影子銀行的借貸收縮,反映政府以各種措施鼓勵銀行改變商業模式,讓資本從低風險的國營企業,流向風險較高的民營企業。
另一方面,印度的銀行為了應對不良貸款危機而限制借貸,以保存資本。至於印尼,銀行業先前在壓力下吸納了多次加息的負擔,現正開始嘗試重整資本,銀行的淨息差因此大幅收窄,需要收緊借貸。
上述這些困局可能最終會得到解決,但至少在明年甚或更久的將來,亞洲三個最大經濟體系仍然需要面對信貸限制的難題。當中,印尼的問題看來較易解決,但中國的情況卻最為棘手。
因應貿易制裁和監管制度等因素涵蓋廣闊,逐漸形成「去全球化」的結構性趨勢。亞洲國家除了一貫依賴貿易來推動其自身經濟增長,在内部也面臨重重挑戰,因此難有餘力充分應對當前的局面。
中美雙方可能會採取措施為貿易戰降溫,但亞洲各國面對不少内部挑戰,意味著未來數年的增長難免會較為遜色。目前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 – 在現實的時空中,亟需要新的商業模式來謀求出路。
This publication is published by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imited ABN 11 005 357 522 (“ANZBGL”) in Australia. This publication is intended as thought-leadership material. It is not published with the intention of providing any direct or indirect recommendations relating to any financial product, asset class or trading strategy.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public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influence any person to make a decision in relation to a financial product or class of financial products. It is general in nature and does not take account of the circumstances of any individual or class of individuals. Nothing in this publication constitutes a recommendation, solicitation or offer by ANZBGL or its branches or subsidiaries (collectively “ANZ”) to you to acquire a product or service, or an offer by ANZ to provide you with other products or services. All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publication is based on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 the time of publication. While this publication has been prepared in good faith, no representation, warranty, assurance or undertaking is or will be made, and no responsibility or liability is or will be accepted by ANZ in relation to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is publication or the use of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publication. ANZ does not provide any financial, investment, legal or taxation advice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publication.